
“聚沙成塔”在行动|东莞迎宾馆:数智赋能提质效,精控成本增效益
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与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,东莞迎宾馆牢固树立“过紧日子”的思想认识,深入实施“聚沙成塔”专项行动,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、改革创新挖潜力、精细管理提效力,推动“聚沙成塔”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统筹协同聚合力,锚定降本目标方向
2024年11月,集团党委启动“聚沙成塔”专项行动,东莞迎宾馆积极响应,公司班子以召开宣贯会和专题会等形式,向全员传达宣贯“聚沙成塔”行动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,组建由党支部牵头、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项行动工作小组,研究部署行动目标,统筹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。
▲东莞迎宾馆召开“聚沙成塔”专项行动宣贯会
工作小组以“降本增效金点子”征集活动为抓手,发动公司全员建言献策,收集采纳可行化措施21条。“‘金点子’征集不是简单的意见箱,我们将这21项采纳措施拆解为部门岗位责任清单,明确量化目标、时间节点及推进措施。”酒店负责人强调,“比如行政综合部严控办公物资库存管理、财务部主攻融资成本测算、工程部聚焦技改节能项目,每个部门都能在清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目标。同时我们依托月度例会跟踪进度,对偏差指标进行即时预警并优化措施,确保降本目标与经营指标同频共振,实现稳中有进。”
改革创新挖潜力,激活发展动力引擎
如何激发员工活力,实现节能降耗与成本节约?从人力配置到技术赋能,东莞迎宾馆通过多维改革创新,推动降本潜能转化为破局动力。在人力效能提升上,精简副总监岗位2个,推行公共区域卫生清洁外包与安保服务外包,在保障重大接待前提下压减保安部定员10人、保洁部定员14人,实现“减员不减效”;实施大市场人员强退出强激励薪酬改革,强化业绩导向,酒店收入、利润与全体员工绩效挂钩,占比最高达60%,不设保底值,强化大市场人员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激励与不胜任退出。
技术创新同样是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,在东莞迎宾馆宴会厅后厨通道,两名员工正通过智能终端调度送餐机器人。自东莞迎宾馆引入3台送餐机器人以来,餐饮高峰期传菜环节的人力需求实现合理精简,人力成本得到有效优化。“送餐机器人拥有出色的承载能力,可承载多个托盘,并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配送任务,显著提高单次传菜效率,以前餐饮高峰期,很多服务员要来回跑,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让机器人‘跑堂’!”餐饮部梁经理说。
▲送餐机器人提升传菜效率
此外,东莞迎宾馆还完成路灯光感控制、空调主机和热水系统等技术改造,通过实时监控能耗数据,建立“三级监测”机制(日监测、周巡检、月分析),有效控制能耗,日均节约电费超671元。
▲路灯通过光感控制智能调节亮度
精细管理提效力,打造经营智慧中枢
“就像居家过日子,每一度电每一份食材都得精打细算。” 员工的心声道出了东莞迎宾馆降本增效的核心要义。东莞迎宾馆以数据化、标准化、流程化为核心,推进构建精细化管控体系,通过系统核算资源消耗情况,为成本优化与资源调配提供支撑,推动管理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智慧决策”转型升级,在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,提升运营效率和水平。
在采购流程上,推行“一项目一档案”全流程跟踪,通过更换采购系统,提高审批效率,加速单据流转,降低供应商资金成本,并通过对比分析食材、一次性客用品等消耗量较大的物资采购数据,有效控制采购成本。
在房务管理上,引入“客房通”功能,客房服务员每日填报客房易耗品数据并生成报表,通过数字化工具替代人工统计,实现成本每日核算,将客房易耗品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。
在库存管控上,通过搭建食材价格标准体系,推行“最小单位成本卡”,将每道菜品剖解成菜品名称、大小规格、辅料佐料、采购单价等细项,减少过量采购或浪费的情况;同时推行“食品库存卡”,记录每次进货、销售和库存情况,按照“少量多次”的原则严控“进销存”,使库存高效流转,将餐饮物料流转率控制在12天内,确保食材新鲜,减少损耗。
“过去备菜主要凭经验,现在每道菜都能精备料,想浪费都难!”东莞迎宾馆出品部谢主管翻开菜品“最小单位成本卡”说道。
▲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宴会筹备工作
下来,东莞迎宾馆将持续以“聚沙成塔”行动为抓手,强化“全员创效”意识,聚焦数字化转型趋势,以精细管理、技术创新筑牢品质底线,探索管理系统升级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推动降本增效向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拓展,力争实现“降本不降质、增效更增值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