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集团新闻

奋战开门红|能源集团“光储充”业务加速突破,为东莞发展再添“绿动能”!

 

在全市加快落实“双碳”行动的大背景下,东实集团下属东莞市能源集团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能源集团”),协同推进绿色光伏、新型储能、智慧充电等业务,取得显著阶段性发展成果——

 

今年一季度,能源集团新增并网11.7兆瓦光伏发电项目,首个组串式储能项目并网投运,累计投产储电项目突破100兆瓦时,上线111个快充桩,为积极推动东莞绿色能源发展再添新动力。

 

“四维管控”跑出建设加速度

新增并网11.7兆瓦光伏发电项目

 

213日,道滘镇伟联厂区1.5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。作为能源集团一季度建设并网的最大单体光伏工程,该项目年度发电量约153万度,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量约464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37

 


image.png 

伟联厂区并网投运

 

 

这仅是能源集团一季度光伏建设攻坚的缩影。据悉,2025年一季度,能源集团共完成11.7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同比去年增长超50%,为全年60兆瓦装机目标达成奠定基础。

 

项目加速建设并网的背后,是能源集团“四维管控”体系的强力支撑:通过设立进度协调小组、制定标准化流程、搭建动态监测平台、强化政企协作等一套“组合拳”,确保项目建设全程“油门不松、进度不拖、质量不降”。

 

 

新型储能项目点亮“绿色园区”

累计建成储能项目103.08兆瓦时

 

34日,随着电力调度中心显示屏上并网数据稳定跳动,中堂镇美哲塑胶园区2.875MW/5.75MWh储能项目正式投运。该项目是能源集团首个采用组串式储能柜接入10kV高压电网的储能项目,并网技术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。

 

 

image.png

美哲塑胶园区2.875MW5.75MWh储能项目完成组串式并网

 

据介绍,该项目采用分布式模块化设计,可根据负荷需求灵活增补储能单元,且占地面积较集中式方案减少30%。其精细化簇级管理可使放电容量提升7%,系统整体效率提升5-8%。多层分段保护机制可精准隔离故障单元,保障运行安全。

 

项目投运后,预计每年可为园区削峰填谷超370万度电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,在保障园区企业用电稳定的同时,有效降低园区整体电费支出,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提升。

 

截至2025年一季度,能源集团已累计建成103.08兆瓦时储能项目,年减排二氧化碳超4.7万吨,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.76万吨,有效赋能东莞制造业降本增效,保障工业园区电力安全。

 

“站在百兆瓦级储能新起点,能源集团将紧抓政策机遇,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,加速电化学储能布局,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,全力领跑东莞储能产业赛道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 

新增快充桩111

AI赋能护航绿色安全出行

 

随着800V高压平台、4C5C高倍率电池的广泛应用,超充车型迎来了迅猛发展。为加速布局超充网络,让更多超充车主能够享受到超快的充电体验,2025年,能源集团以“更市场、更专业、更高效”为方向,以“每建成一座充电站都是超充站”为标准,全面提速超充业务市场,今年一季度已上线超充站7座,共上线111个快充桩,超额完成一季度“上线100个快充终端”目标,较去年同期增长278%,以“每周建成9桩”的攻坚速度惠及民生,护航绿色交通出行。

 

image.png 

桥头正丰街超充站


 

2023年至今能源集团累计投资建设充电终端数1448个,累计运营管理充电终端超过3200个。2025年,能源集团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,计划新增快充终端200个、新增超充站点25个,进一步织密全市充电网络,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坚实保障。

 

为进一步提升电站运营管理水平,能源集团今年新建充电站除了标配超充终端之外,更是运用AI技术赋能电站管理。在数字化安全管理方面,今年新投运的快充站全搭载AI-box”安全预警系统。该系统融合AI图像识别技术,除了对充电场站中常见的电动汽车自燃事故能够及时预警外,也能对人员倒地、儿童逗留、枪不归位等安全风险和运营问题进行24小时的安全预警和实时通知,以全天候智慧监管为市民打造零盲区充电安全空间,让市民充电更放心。

 

 

2025年是东莞加快落实“双碳”行动和纵深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关键一年,能源集团将紧紧围绕东实集团打造“城市与产业综合投资运营平台”的功能定位和能源集团打造“先进能源集团”的战略目标,加速推进光伏发电、储能项目、充电设施等一体化重点工作,力争全年新增光伏装机60MW、储能容量50MWh、快充终端200个。

 

与此同时,能源集团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,努力将新能源服务延伸至城市治理末梢,推进“社区莞家”新型服务模式试点落地,创新打造适合本地的近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模式,形成“产城融合、低碳共生”的创新示范,为助力东莞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和“百千万工程”走深走实贡献更大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