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奋战开门红|东纯兴集团一季度研发新品14个、新增专利4项,加快构筑纺织产业技术新高地!
2025年以来,在东实集团“改革+科技”的两大动力驱动下,新疆东纯兴集团(以下简称“东纯兴”)作为传统纺织企业,“科技”的味道越来越浓郁了!仅一季度,公司就成功研发14个新型混纺纱线新品,获得4项国家专利授权,落地3大产学研合作项目,为全年的业务发展筑牢技术护城河。
新疆东纯兴集团办公楼
技术研发稳步推进,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
在东纯兴纺纱实验室内,络筒机持续运转的声响中,技术团队正通过优化纤维配比与纺纱参数,实现功能性纱线的突破性进展。今年以来,团队已成功开发JC/丝可拉、LS/C/罗布麻、JC/PTT等14款新型混纺产品。
络筒工序试生产现场
这些蕴含“自发热”“会呼吸”“抗皱”等神奇功能的棉纱,兼具“科技含量”和实用价值,可广泛用于医疗防护、智能穿戴、户外运动等功能性纺织品领域。
以LS/C/罗布麻新品为例,“这是一种用罗布麻和棉纱通过特殊工艺混纺而成的纱线,用它做出来的袜子、衣服,经过检测,具备很好的抗菌、保暖功能。目前,这种纱线和混纺方式已获发明专利。”东纯兴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薛梅介绍,这是东纯兴首次采用罗布麻纤维作为原料,新疆是罗布麻主要产地,“我们作为研发部门,想要挑战一下自己,经过多次试验,最终试纺成功,不仅为公司增加了新产品,也为推动新疆罗布麻产业化发展贡献微薄之力,我们感到格外高兴和自豪!”
薛梅(右三)与团队进行技术研究和试纺工作
据悉,东纯兴今年以来共获得4项国家专利授权,除上文提到的“一种罗布麻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”获得发明专利外,另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“一种钢丝圈拆装工具”和“一种条卷坏棉处理机”,1项外观专利“条桶运输车”。此外,还有4项涉及抗菌、保暖、吸湿快干等功能性纺织纱线制备技术的专利正在申报中。
东纯兴新增4项专利证书
“我们坚持‘研发一代、储备一代’的创新节奏,近三年来逐年增加研发投入。相比去年,今年进一步加快了对新型纱线的研发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市场及消费升级、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多重驱动下,新型纱线研发不仅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,也是降低原料成本、提升企业利润率,推动绿色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。这些技术研发成果的取得,不仅为企业全年技术升级、市场拓展奠定良好基础,更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,有望撬动功能性纺织品蓝海市场,为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开辟新赛道。
细纱工序试生产现场
产学研深度融合,激活创新产业链
新品研发、技术攻坚提速的背后,是产学研创新模式发力。依托去年11月成立的东纯兴(广东)纺织科技创新中心,东纯兴联合广东省纺织协会、科研机构及相关产业链骨干企业,重点攻坚行业技术难题,今年以来共完成“棉丝可拉混纺纱开发”“远红外发热长纤用于针织内衣面料开发”“拒水涤纶纤维/棉混纺纱开发”3个重点项目立项。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,紧跟科技前沿,加快开发新品,并推动新产品切入高端运动服饰市场等高附加值赛道。
创新中心重点项目评审会现场
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来,东纯兴还将联合浙江理工大学围绕防辐射技术、凉感材料、可降解等方面开发新产品,通过“院校攻技术+企业攻市场推广”模式加速成果转化,加速突破母婴医疗、时尚品牌及高端定制等市场。
学术成果获肯定,技术公信力再提升
今年,东纯兴就企业去年下半年来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性总结,并向中国纱线网提交5篇论文。其中3篇论文——《十字型吸湿排汗纤维混纺生产应用》《精棉/索罗那/莱赛尔40/30/30混纺纱生产实践》《青泽Zinser71细纱纺纱区域整机实践》,在今年3月中旬举办的第十三届“锦峰杯”全国纺纱技术创新研讨会上获得“优秀奖”。
东纯兴3篇论文获“锦峰杯”优秀奖。
上述荣誉的获得,彰显了东纯兴在混纺纱线领域的技术实力,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公信力。这些凝结着详实工艺参数、生产数据等学术成果,也为企业后续的科研布局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
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来,东纯兴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,通过与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,加速突破新型纱线研发工艺技术,提升产品附加值,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纺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。